本报讯 (葛灵丹 尹申申) 西藏高原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治理难题如何破解?近日,由南京林业大学与西藏大学学生联合组成的实践团队,通过多项自主研发的前沿技术,有效攻克了高寒缺氧环境下污水处理效率低、运维困难等技术瓶颈污水治理 。目前,他们在西藏那曲市班戈县试点的创新技术项目已经顺利完成。
据介绍,长期以来,西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面临诸多困境污水治理 。如何守护好“高原水塔”?据项目负责人、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研究生江文轩介绍,经过多年攻关,团队构建了一整套适应高寒缺氧环境的污水处理解决方案。针对高原低温低氧环境,团队通过定向驯化耐受性强的反硝化菌群,菌群适应氧分压和活性温度可达94毫米汞柱和5℃,显著提升了污染物在高原环境下的生物降解效率。
为适应西藏地区农污特点,团队开发了协同填料复合工艺,引入耦合生物竹炭复合填料,增强污染物的吸附和氧化能力,相关成果申报专利4项污水治理 。为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,团队创新脉冲重力式滴滤系统,利用地势高差实现无动力补氧与智能滴滤运行,增氧效率提升至95%,大幅度降低能耗与人工维护频率。该项目为提升西藏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技术范式。
据介绍,项目试点地班戈县央木布村,海拔4500米以上,生态环境脆弱污水治理 。新建污水处理系统投入运行以来,设施运行稳定、排放水质优良,处理后污水氨氮、总磷、化学需氧量等指标均远低于西藏地区有关要求。“过去污水都随意排放,现在这套系统既安静又干净,草原上的水和空气都更好了。”牧民扎布拥宗如是说。班戈县政府负责人琼洁表示:“该项目技术实用性强,真正解决了我们牧区污水治理难题,为高原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支撑。”